中国男篮亚洲杯赛后,3人锁定核心地位,2人受短板困扰仍需努力

作者:看球直播app下载

亚洲杯虽败犹荣!

中国男篮这支“残阵”打出了近10年最精彩的表现。

然而这场大赛,也是一次彻底的洗牌,有个别球员表现亮眼位置稳固,还有的球员深受短板困扰,极有可能退出国家队。

如今的中国男篮实力怎么样?为何个别球员饱受争议甚至可能退出呢?



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,赘述在文章结尾

亚洲杯征程回顾

沙特阿拉伯当地时间8月17日,随着胡明轩投出的最后一球。

中国男篮还是以1分之差憾负澳大利亚,与冠军擦肩而过。

胡明轩跪地掩面,这一幕成为本届亚洲杯最悲壮的注脚。



这支赛前被称为“残阵”的球队,却打出了近10年来最精彩的一届大赛。

6战5胜1负,时隔10年再进决赛,他们用血性和拼搏赢得了整个亚洲的尊重。



小组赛3战全胜横扫对手,淘汰赛连克韩国、新西兰等强敌,决赛面对卫冕冠军澳大利亚,一度领先15分,直到最后时刻才惜败。

回看整个征程,中国男篮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。



小组赛首战,面对东道主沙特,中国队开局就打出一波17-4的攻击波,最终以87-69大胜。

次战印度,更是展现了碾压级的实力,102-75的比分让对手毫无还手之力。



小组赛收官战对阵约旦,虽然对手实力不俗,但中国队还是以81-73稳稳拿下,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晋级淘汰赛。

而八强战遭遇老对手韩国,这是一场真正的硬仗。

韩国队开场就展现了极强的对抗性,一度将比分咬得很紧。



关键时刻,朱俊龙的防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,他死死缠住韩国头号射手李贤重,让对方三分球7投仅1中。

最终中国队以76-70险胜,挺进四强。

半决赛对阵新西兰,中国队打出了本届赛事最精彩的一场比赛。



郭士强大胆启用轮换阵容,首节就用了10人,快节奏的攻防转换让新西兰队员疲于奔命。

而王俊杰在这场比赛中彻底爆发,14投9中拿下21分8篮板,成为球队获胜的最大功臣。

打出95-87的成绩,时隔10年,中国队再次杀入亚洲杯决赛。



决赛面对卫冕冠军澳大利亚时,中国队打得异常顽强。

首节25-17领先8分,一度将分差拉大到15分。

半场结束时,中国队仍以46-42保持领先。



第三节双方陷入拉锯战,比分交替上升,中国队以71-68的微弱优势进入末节。

本以为会一鼓作气拿下冠军,但最后一节成为了转折点。

中国队的年轻球员还是经验太少,在关键时刻容易露怯。



最后3分钟时,赵睿一次传球失误,被对方抓住打成快攻,胡明轩随后出现进攻24秒的违例。

这就让澳大利亚方抓住机会,连得6分,将比分反超。



虽然赵睿两罚全中追到89-90,但最后的绝杀机会还是没能把握住。

我们可以看出,这支球队正在完成蜕变。



核心球员表现分析

过去几年,胡金秋一直被说打法偏软,总是在关键时刻不够硬气。

但这次比赛,他彻底改变了外界的看法。

对阵韩国的八强战,第三节还剩5分钟时,对方中锋在一次争抢中肘击到他的眉骨,鲜血直流。



队医赶紧上前准备带他下场处理,但胡金秋推开队医,简单擦了擦血就继续比赛。

接下来的时间里,他在内线予取予求,单节独得8分,帮助球队稳住局面。

决赛20分10篮板,场均数据同样是20+10,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就是中国男篮新的内线核心。



赵睿带伤出战的画面,更是让人动容。

半决赛时,张睿严重扭伤,他的脚踝肿得像馒头一样,队医建议他放弃决赛。

但赵睿坚持要打,他说:“这可能是我职业生涯最接近亚洲冠军的一次,我不想留遗憾。”



决赛当天早上,他5点就起床开始冰敷和理疗,缠了三层护具才勉强能够上场。

虽然移动明显受限,但他还是拼尽全力打了34分钟,贡献了15分5助攻。



而本次最大的惊喜,是20岁的王俊杰。

这位NCAA归来的小将,让所有人眼前一亮。

这个2米06的大个子,有着同位置球员少见的运动能力和投射手感。



在对阵新西兰的半决赛时,他14投9中砍下21分8篮板,三分命中率高达47.8%,直接打停对手。

半决赛防守端,他凭借超长的臂展和灵敏的移动能力,让对手头疼不已。



澳洲球探在场边紧急记录他的技术特点,这个能投能突的锋线新星,已经成为中国男篮未来十年的建队基石。

新西兰主教练更是直言:“这个年轻人太出色了,他的未来不可限量。”



然而,有人崛起就有人陨落。

周琦的缺席成为最大争议,作为中国男篮的内线核心,他的能力一定是毋庸置疑的。

但这次眼部影响视力碰上腰伤复发,让他不得不选择赴美治疗而非为国出战。



可让人不解的是,为什么前段时间的俱乐部赛事能打,到了国家队就打不了?

而曾经的“小钢炮”赵继伟,现在已经彻底失去了在国家队的位置。

2023年的热身赛,他的表现惨不忍睹。



不仅得分能力下降,组织进攻也频频失误,就连防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威慑力。

郭士强宁愿选择年轻的赵维伦也不带他,这个决定虽然残酷,但也是基于球队利益的理性选择。



未来展望

虽然这支铁血之师,用拼搏精神弥补了实力差距。

但不得不承认是,我们与世界强队仍有不小差距。

持球突破人才匮乏,除了赵睿和王俊杰,其他人很难有效破局。



关键时刻的处理还不够成熟,最后3分钟的连续失误葬送了胜利。

而内线护筐一直是中国男篮的软肋,没有了周琦,这个问题更加突出。

决赛中,澳大利亚多次通过二次进攻得分,这在高水平比赛中是致命的。



持球突破能力的缺乏,限制了球队的进攻选择。

当对手加强防守强度时,我们很难通过个人能力撕开防线。

但郭士强的战术革新让这支球队焕发新生,“12个能拼命的球员,比5个球星更重要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


这种理念的转变,让球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,年轻球员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快速成长。

王俊杰、朱俊龙、胡金秋这批新核心已经扛起大旗。



重要的是,这批年轻球员经历了大赛的洗礼,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
而当这批球员进入黄金年龄,中国男篮能否重返世界舞台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

结语

更衣室里散落的绷带和冰袋,见证了这支球队的铁血精神。从“残阵”到亚军,他们用行动证明:即便天赋有限,但只要敢拼敢打,就能创造奇迹。这场亚洲杯的洗牌,淘汰的是安逸和守旧,留下的是血性和希望。



参考文献:1.新华社客户端-2025-08-18——《高清大图|1分!亚洲杯中国男篮憾负澳大利亚》2.大江网-2025-08-18——《中国男篮1分惜败获亚洲杯亚军,人民日报微博点赞“最后1球不是遗憾是希望”,众将士发声,郭士强称输在细节》





相关内容

热门标签